查看原文
其他

40万+关注!今天这场云聚盛会不能错过!

小航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1-10-08


这是一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光辉时代!

这是一个通航强国 民航强国

交通强国建设加速冲刺的拼搏时代!

这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

奋起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有为时代!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辽宁通航研究院建院十年

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


2021年1月19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大会举行。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大会设有蓝天剧场主会场和辽宁通航研究院分会场,分会场通过网易直播同步“云”收看了庆祝大会。大会得到了40万人“云”关注,共襄庆祝辽宁通航研究院十周年生日。



辽宁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长冯守权,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党委书记奚继兴,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院长袁立莅校出席庆祝大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学校各部门、单位党政负责人及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全体成员在两个会场参加大会。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姚绍良主持。



庆祝大会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辽宁通航研究院十周年纪录片《逐梦》,回首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作为行业的拓荒者、先行者,烙下的坚韧不拔的时代印记。



十年来,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不辱使命、不负梦想,已成长为中国新能源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通航产业示范、航空科普研学的领军型机构。值此建院十周年之际,国家有关部委、辽宁省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厅局、部分航空企事业单位、部分兄弟院校等专程发来了贺信。副校长林峰宣读贺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范振伟做了题为《坚持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引领通用航空步入电动时代而努力奋斗》十周年工作报告。



沈航原校长,辽宁通航研究院创建人、首任院长,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凤田院士讲话。他讲述了自己的通航梦,并对十年来社会各界对辽宁通航研究院建设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建院十年是探索创新、艰苦创业、攻关克难、协同共赢、果实累累的十年,激励大家抢抓机遇、正视短板,携手共筑美好明天。



为举全校之力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实现融合发展,学校决定成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全面推进通用航空特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常委、副校长佟刚在大会上宣读了决定文件。



党委书记翟文豹讲话。他向引领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给予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帮助指导的省委省政府、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内有关部委厅局,以及各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各合作单位、兄弟院校表示感谢。他表示“十四五”开局之际,学校将以“航空航天”列为教育服务东北振兴、产学研用合作的重点产业、“新能源通用飞机”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为契机,努力使通航研究院成为实力更强的新能源重大专项研制“国家队”和通航产业发展的“辽宁队”。



因疫情防控原因,受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同志委托,工信部装备司王瑞华副司长;受中国民航局委托,民航局总工程师殷时军特别发来视频表示祝贺。



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冯守权讲话。他代表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致以热烈祝贺,并感谢为辽宁省通航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他希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明确重点领域、主攻方向,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新能源航空器全谱系发展,为把辽宁省建设为航空大省、航空强省贡献沈航智慧、沈航力量。



荣光:十年风雨   一路走来


自豪:电动飞机的族谱化发展



10年来,研究院深耕绿色通航,以神鹰、雷鸟两型电动无人机为起点,以锐翔双座电动飞机为突破,以四座电动飞机紧随市场需求,以水上电动飞机及电动直升机拓展应用场景,努力开展型号研制并取得诸多突破性成果。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3款电动飞机通过民航当局适航审定,其中2款是我们研制的产品:锐翔双座飞机是世界首款取得适航证的电动飞机,锐翔双座增程型飞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巡航时间最长的电动飞机。我们研制的四座电动飞机(RX4E),正在开展紧张的适航审定工作,力争2021年完成适航审定任务。我们研制的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小型电动直升机、双座滑翔机等科研课题,均已开展提前研究并已实现科研验证首飞。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开展载人飞机型号研制的高校,我们已经建立了以载人固定翼飞机为核心,以工业级无人机和旋转翼直升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的发展格局,在国际范围内奠定了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

自豪:核心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10年来,研究院通过型号研制带动能力提升,攻克了一批电动飞机设计制造和关键系统的技术难题。我们突破了新能源飞机总体设计技术、气动布局设计技术、螺旋桨气动性能计算技术,提出了高效率电动机设计理论与方法,开发出了基于风冷、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新型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研究出了电池系统轻量化设计方法,推动实现了航空电机和航空电池的国产化,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我们确定了电动轻型运动飞机的适航审定基础,编制了符合性验证程序,制定了世界首个机载动力电池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航空动力电池适航标准的空白。我们首创了复合材料低成本湿法成型工艺,有效降低了全复材飞机的制造成本,为飞机步入市场奠定了成本优势。

自豪:开放融合发展的成果累累



10年来,研究院坚持推动军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有效支撑了学科专业建设。我们先后获批国家发改委“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辽宁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国家级平台;先后获批“辽宁省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我们先后承担国家某部民机专项5项,科研经费总额2.3亿元,是承担该项经费最多的地方高校。连续三年承担辽宁省工业重大专项任务,经费总额7800万元。获批国家发改委东北地区新兴产业三年滚动计划专项1项,经费总额5000万元。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取得一批发明专利、注册商标和其它知识产权。



精品阅读




文字丨李朔

图片丨李加禾

排版丨孙吉斌

校核丨徐晓曼 王晓琳 张宇航

编辑丨李朔

责编丨周驰 周永亮

小航家邀您一起为沈航助力三连击: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